瑞典的鋼号原采用瑞典工業标準 SIS(Svensk Industri Standard)的表示方法,如今大多采用瑞典标準 SS(Svensk Standard),但目前尚未完全過渡,部分仍沿用 SIS 标準,因此在近年涉及鋼号的文獻資料中常寫作 SS(SIS)。
瑞典鋼号的表示方法與鋼類劃分緊密相關,通常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兩大類;若按用途劃分,又可細分為普通結構用鋼、機械制造用鋼、壓力容器用鋼、表面硬化鋼、調質鋼、易切削鋼、彈簧鋼、工具鋼、不鏽鋼等類别。
SIS标準的鋼号采用四位數字編号,大部分由MNC(Metallnormcentra-len)制定。而 SS 标準的鋼号是在 SIS 四位數字編号前加 “14”(表示鋼),形成六位數字編号(如 SS 14××××),其本質仍與 SIS 标準的表示方法基本一緻 。
SIS鋼号編碼規則
SIS 标準第一位數字用于區分碳素鋼或合金鋼,“1” 表示碳素鋼,“2” 表示合金鋼。
- 碳素鋼(SIS 1×××)
SIS 鋼号前兩位數字按 12、13、14……19 分組,從 12 組至 18 組,鋼号對應的碳含量呈遞增趨勢。按用途區分:
——12××、13××、14××:涵蓋用于棒材、闆材、管材及鍛件的不同碳含量低碳鋼,适用于普通結構用鋼、壓力容器用鋼、滲碳鋼等領域。同一鋼号下,還細分為鎮靜鋼、半鎮靜鋼和沸騰鋼;
——15××、16××:中碳鋼,常用于調質處理,或作為感應加熱、火焰加熱表面淬火的材料;
——17××:碳素彈簧鋼;
——18××:碳素工具鋼;
——19××:易切削鋼。
- 合金鋼(SIS 2×××)
SIS 鋼号前兩位數字組合用于标識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通常指含量最高的元素),具體對應關系如下:
——20××:矽(Si)鋼;
——21××:錳(Mn)鋼;
——22××:鉻(Cr)含量低于 10% 的鉻鋼;
——23××:鉻(Cr)含量高于 10% 的高鉻鋼;
——25××:鎳(Ni)鋼;
——27××:鎢(W)鋼;
——29××:含鋁(Al)或釩(V)等其他合金元素的特殊鋼;
——24××、26××、28×× 為保留編号。
SIS與我國部分鋼号近似對照舉例:
碳鋼 | 合金鋼 | ||
SIS | GB | SIS | GB |
SIS 1412 | 20 鋼(GB) | SIS 2090 | 55Si2Mn 鋼(GB) |
SIS 1650 | 45 鋼(GB) | SIS 2230 | 50CrMn 鋼(GB) |
SIS 1880 | T10 鋼(GB) | SIS 2302 | 1Cr13 鋼(GB) |
SIS 1912 | A12 鋼(YB) | SIS 2750 | W18Cr4V 鋼(Y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