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九大性能指标詳解

  • 發布時間:2025-08-01
  • 作者:材數庫
  •  

  材料性能是其應用的核心依據。從物理特性的密度,到強度、硬度、塑性等力學表現,均為選型關鍵。疲勞極限、斷裂韌度關乎長期安全,熱性能的熔點、熱導率及電性能的電阻率等,也在不同場景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系統梳理各類性能指标,為理解材料性能與應用提供指引。



  01—— 物理性能指标

  密度 (γ):單位: kg/m³ 或 g/cm³

  涵義: 表示金屬材料單位體積的質量,是金屬材料的特性之一。用于計算零件毛坯質量,對航空和宇航工業減輕機件自重特别重要。



  02—— 彈性指标

名稱

符号

單位

彈性模量

E

MPa

切變模量

G

MPa

比例極限

σp或Rp

MPa

彈性極限

σe

MPa


  彈性模量:金屬材料在彈性範圍内應力與應變的比值(符合虎克定律),是衡量材料剛度的指标。彈性模量越大,剛度越大,相同應力下彈性變形越小。

  切變模量:類似于彈性模量,但針對剪切應力與應變的情況。

  比例極限:材料保持應力-應變線性關系的最大應力值。通常定義為產生0.001%或0.003%、0.005%、0.02%殘餘變形時的應力。

  彈性極限:材料能承受而不產生塑性變形的最大應力。難以精确測定,常以比例極限代替。



  03—— 強度性能指标 

名稱

符号

單位

強度極限

σ

MPa

抗拉強度

σb或Rm

MPa

抗彎強度

σbb或σw

MPa

抗壓強度

σbc或σy

MPa

抗扭強度

τ

MPa

抗剪強度

τb

MPa

屈服點

σs

MPa

屈服強度

σ0.2

MPa

持久強度

σb/時間(h)

MPa

蠕變極限

σ變形量(%)÷時間(h)

MPa


  強度極限:金屬材料受外力作用,在斷裂前單位面積上能承受的最大載荷。

  抗拉強度:拉力作用下的強度極限,是衡量金屬材料強度的主要指标。

  抗彎強度:彎曲力作用下的強度極限。

  抗壓強度:壓力作用下的強度極限,主要用于低塑性材料(如鑄鐵)測試。

  抗扭強度:表征金屬材料抵抗扭矩作用而不失效的能力,可用扭轉試驗測定。

  抗剪強度:表征金屬材料抵抗剪切載荷而不失效的能力。脆性材料可用剪切試驗測定,塑性材料可采用扭轉試驗測定。

  屈服點:載荷不再增加但變形繼續增加時的應力。

  屈服強度:產生0.2%永久變形時的應力,又稱"條件屈服極限"。

  持久強度:高溫條件下經規定時間(通常10萬小時)斷裂時的應力。

  蠕變極限:高溫下在規定時間内蠕變速度不超過規定值時的最大應力。



  04—— 硬度性能指标

名稱

符号

單位

布氏硬度

HBS、HBW

kgf/mm²

維氏硬度

HV

MPa

肖氏硬度

HSC、HSD

 

肖氏硬度

HRA、HRB、HRC、HRD、HRE、

HRF、HRG、HRH、HRK

 


  布氏硬度:用淬硬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壓入金屬表面,以壓痕面積除載荷得到硬度值。HBS ≤ 450 (使用鋼球),HBW  ≤ 650 (使用硬質合金球)。當試驗力單位為N時,布氏硬度值如下:


  維氏硬度:測試使用49.03~980.7N載荷,136°金剛石四方角錐體壓頭。适用于薄材料(0.3~0.5mm)或零件表面硬化層(0.03~0.05mm)。

  肖氏硬度:測試使用一定質量(2.5g)鋼球或金剛石球從一定高度(254mm)高度落下,測量回彈高度h。

  優點: 不損傷表面,适用于精密零件。

  缺點: 測量精度較低,現已較少使用。

  洛氏硬度:

标尺

壓頭類型

總試驗力 F

硬度範圍

A

金剛石圓錐

588.4 N

20~88 HRA

B

1.5875mm鋼球

980.7 N

20~100 HRB

C

金剛石圓錐

1.471 kN

20~70 HRC

D

金剛石圓錐

980.7 N

40~77 HRD

E

3.175mm金剛石圓錐

980.7 N

70~100 HRE

F

1.5875mm鋼球

588.4 N

60~100 HRF

G

1.5875mm鋼球

1.471 kN

30~94 HRG

H

3.175mm鋼球

588.4 N

80~100 HRH

K

3.175mm鋼球

1.471 kN

40~100 HRK




  05—— 塑性指标

名稱

符号

單位

伸長率
L0=5d
L0=10d

δ(A)

δ5(A)

δ10(A11.3)

%

斷面收縮率

ψ (Z)

%

沖擊韌度

aKU或aKV

J/cm2

沖擊吸收功

AKU或AKV

J


  伸長率:反映材料斷裂前的塑性變形能力。

  δ5: 标距長度為直徑5倍時的伸長率;

  δ10: 标距長度為直徑10倍時的伸長率

  斷面收縮率:表示材料斷裂時橫截面積收縮的程度,數值越高塑性越好。

  沖擊韌度:

  ◇測試方法:使用擺錘式沖擊試驗機,測量沖斷試樣消耗的功與斷口面積比值。

  ◇标準試樣:GB/T 229-1994《夏比缺口沖擊試樣》。

  ◇特點:受試樣尺寸、形狀和溫度影響,是相對指标。

       ◇現通常直接采用沖擊功Ak作為沖擊韌度指标。



  06—— 疲勞性能指标

  疲勞極限(疲勞強度):材料在交變負荷下經無限次循環不斷裂的最大循環應力。我國通常采用107次循環作為測定基準。

  σ-1 (光滑試樣對稱彎曲疲勞極限)

  σ-1n (缺口試樣對稱彎曲疲勞極限)

  單位:MPa



  07—— 斷裂韌度性能指标

名稱

符号

單位

平面應變斷裂韌度

KIC

N/mm3/2

條件斷裂韌度

K0

N/mm3/2


  斷裂韌度:

  ○衡量材料有裂紋存在時抵抗脆性開裂能力的指标,預測零件在工作中的脆斷風險。

  ○強度和塑性的綜合指标,适用于高強度材料或可能脆斷的場合。



  08—— 熱性能指标

名稱

符号

單位

熔點

 

K

比熱容

c

J/(kg·K)

熱導率

λ

W/(m·K)

線脹系數

α

K-1(1/K)


  熔點:金屬由固态轉變為液态的溫度。是制定熱加工工藝的重要依據,區分低熔點金屬與高熔點(難熔)金屬

  比熱容:單位質量物質溫度變化1K(1℃)時吸收或釋放的熱量。熱加工工藝的關鍵參數。

  熱導率:單位時間内單位溫度梯度下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衡量材料導熱能力的核心指标。

  線脹系數:溫度每升高1℃時材料長度的相對變化量。數值随溫度升高而增大。鋼材的線脹系數值通常在 (10~20)×10-6/K範圍内。



  09—— 電性能指标 

名稱

符号

單位

電阻率

ρ

Ω·m

電導率

γ

S/m

電阻溫度系數

αp

Ω/


  電阻率:材料在20℃時的電阻特性。電阻率越大,導電性越差。

  電導率:電阻率的倒數。表示導體導電能力的性能指标。電導率越大,電阻率越小,導電性能越好。

  電阻溫度系數:電阻随溫度變化的比例常數。

  ◇純金屬及多數合金,電阻通常随溫度升高而增加。

  ◇碳和電解質的電阻,多随溫度升高而降低。

  ◇特殊合金(如銅錳鎳合金),電阻幾乎不受溫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