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狀态類型

  • 發布時間:2025-11-13

狀态類型

1、基礎狀态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F 自由加工狀态 适用于在成型過程中,對于加工硬化和熱處理條件無特殊要求的產品,該狀态產品的力學性能不作規定。
O 退火狀态 适用于經常會退火獲得最低強度的加工產品。
H 加工硬化狀态 适用于通過加工硬化提高強度的產品,產品在加工硬化後可經過(也可不經過)使強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熱處理。H代号後面必須跟有兩位或三位阿拉伯數字。
W 固溶熱處理狀态 一種不穩定狀态,僅适用于經固溶熱處理後,室溫下自然時效的合金,該狀态代号僅表示產品處于自然時效階段。
T 熱處理狀态 适用于熱處理後,經過(或不經過)加工硬化達到穩定狀态的產品。T代号後面必須跟有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數字。不同于F、O或H的熱處理的穩定狀态。

1.1 O 狀态細分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O1 高溫退火後慢冷狀态 該產品對力學性能不作規定,一般不作為最終交貨狀态。
O2 熱機械處理 适用于在固溶處理前需要承受大變形量的塑性加工產品。
O3 均勻化狀态 适用于鑄錠,為優異的均勻化效果和提高成型性能進行的高溫退火狀态。

1.2 H 細分狀态

① H 後面第 1 位數字表示獲得該狀态的基本工藝,用 1~4 表示。

② H 後面第 2 位數字表示產品的最終加工硬化程度,用數字 1~9 表示,數字 8 表示硬狀态。

③ H 後面的第 3 位數字或字母表示影響產品特性,但產品特性仍接近其兩位數字狀态(H112、H116、H321 狀态除外)的特性處理。

H 細分狀态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H1X 單純加工硬化狀态 适用于未經熱處理,隻經加工硬化即獲得所需強度的狀态。
H2X 加工硬化 + 不完全退火狀态 适用于加工硬化超過成品規定要求後,經不完全退火,使強度降低到規定指标的產品。
H3X 加工硬化 + 穩定化處理 适用于加工硬化後經低溫熱處理或由于加工過程中受熱作用使其力學性能達到穩定的產品。
H4X 加工硬化 + 塗漆處理 适用于加工硬化後,經塗漆處理導緻了不完全退火的產品。
HX11 —— 适用于最終退火後又進行适量的加工硬化(如拉伸或矯直),但加工硬化程度不及 HX1。
H112 —— 适用于經熱加工成型但不經冷加工獲得一些加工硬化產品,對力學性能有要求。
H116 —— 适用于鎂含量 ≥ 3% 的 5XXX 系鋁合金。最終加工硬化後,具有穩定的拉伸性能和在快速腐蝕試驗中合适的抗腐蝕能力。產品适用于溫度不大于 65℃ 的環境。
H321 —— 适用于鎂含量 ≥ 3% 的 5XXX 系鋁合金。最終熱穩定化處理後,具有穩定的拉伸性能和在快速腐蝕試驗中合适的抗腐蝕能力。腐蝕試驗包括晶間腐蝕和剝落腐蝕試驗。產品适用于溫度不大于 65℃ 的環境。
HXX4 —— 适用于 HXX 狀态坯料制作花紋闆或花紋帶材的狀态。其力學性能與坯料不同,如 H22 的坯料制作成花紋闆後狀态為 H224。
HXX5 —— 适用于 HXX 狀态坯料制作的焊接管。
H32A —— 對 H32 狀态進行強度、彎曲性能和腐蝕性能改良的工藝改進狀态。

HX1~HX9 狀态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HX1 加工硬化程度 抗拉強度極限為 O 與 HX2 狀态的中間值。
HX2 加工硬化程度 抗拉強度極限為 O 與 HX4 狀态的中間值。
HX3 加工硬化程度 抗拉強度極限為 HX2 與 HX4 狀态的中間值。
HX4 加工硬化程度 抗拉強度極限為 O 與 HX8 狀态的中間值。
HX5 加工硬化程度 抗拉強度極限為 HX4 與 HX6 狀态的中間值。
HX6 加工硬化程度 抗拉強度極限為 HX4 與 HX8 狀态的中間值。
HX7 加工硬化程度 抗拉強度極限為 HX6 與 HX8 狀态的中間值。
HX8 硬狀态 硬狀态,最小抗拉強度值基于 O 狀态強度與表 2 差值的總和。
HX9 超硬狀态 最小抗拉強度極限值超過 HX8 狀态至少 10MPa。

1.3 T 細分狀态

① T 後面的數字 1~10 表示基本處理狀态。

② T1~T10 後面的數字或字母表示影響產品特性的特殊處理。

③ T_ 後面附加的 “51、510、511、52、54” 表示消除應力狀态。

T 狀态 – 基本處理狀态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T1 高溫成型冷卻 + 自然時效 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然後自然時效至基本穩定的狀态。适用于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後,不再進行冷卻加工的產品。
T2 高溫成型冷卻 + 冷加工 + 自然時效 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經冷卻加工後自然時效至基本穩定的狀态。适用于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後,進行冷卻加工以提高強度的產品。
T3 固溶熱處理 + 冷加工 + 自然時效 固溶熱處理後進行冷卻加工,再經自然時效至基本穩定的狀态。适用于在固溶熱處理後,進行冷卻加工以提高強度的產品。
T4 固溶熱處理 + 自然時效 固溶熱處理後自然時效至基本穩定的狀态。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不再進行冷卻加工的產品。
T5 高溫成型冷卻 + 人工時效 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然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狀态。适用于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後,不經過冷卻加工,予以人工時效的產品。
T6 固溶熱處理 + 人工時效 固溶熱處理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狀态。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不再進行冷卻加工的產品。
T7 固溶熱處理 + 過時效 固溶熱處理後進行過時效的狀态。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為獲取某些重要特性,在人工時效時,強度在時效曲線上越過了最高峰點的產品。
T8 固溶熱處理 + 冷加工 + 人工時效 固溶熱處理後經冷卻加工,然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狀态。适用于經冷卻加工以提高強度的產品。
T9 固溶熱處理 + 人工時效 + 冷加工 固溶熱處理後人工時效,然後進行冷卻加工的狀态。适用于經冷卻加工提高強度的產品。
T10 高溫成型冷卻 + 冷加工 + 人工時效 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後,進行冷卻加工,然後人工時效的狀态。适用于經冷卻加工以提高強度的產品。

T1~T10 後面附加第 1 位數字或字母表示影響產品特性的特殊處理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T34 固溶熱處理 + 冷加工 + 自然時效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經 3%~4.5% 永久冷加工變形,然後自然時效的產品。
T39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适當冷加工獲得規定強度,然後自然時效的產品。
T4P 固溶熱處理 + 人工時效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經預時效處理,在一定時間内,強度穩定在一個較低值的產品。
T61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然後不完全時效處理以改善成型性能的產品。
T64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然後不完全時效處理以改善成型性能的產品。性能介于 T6 與 T61 之間。
T66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然後人工時效的產品。該狀态產品力學性能比 T6 高一些,由供需雙方商定。
T6A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不完全時效處理,以改善材料電導率的產品。
T6B —— 适用于對 T4P 處理後再進行不完全時效的產品。
T73 固溶熱處理 + 過時效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完全過時效,力學性能低于 T74,抗腐蝕性能優于 T74、T76、T79。
T74 固溶熱處理 + 過時效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中等過時效,強度、抗腐蝕性能介于 T73 與 T76 之間。
T76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輕微過時效,強度、抗腐蝕性能介于 T74 與 T79 之間。
T77 固溶熱處理 + 預時效 + 回歸處理 + 人工時效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經回歸再時效(屬于典型的三級時效),要求強度達到或接近 T6,抗腐蝕性能接近 T76 的產品。
T79 固溶熱處理 + 過時效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輕微過時效,抗腐蝕性能優于 T6,強度低于 T6 的產品。
T81 固溶熱處理 + 冷加工 + 人工時效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經 1% 左右的冷加工變形,然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產品。
T84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經 3%~4.5% 永久冷加工變形,然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產品。
T87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經 7% 左右的冷加工變形,然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產品。
T89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冷加工适當量以達到規定的力學性能,然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產品。
T89A ——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後,經 8%~10% 左右的冷加工變形,然後進行人工時效的產品。

消除應力狀态(T_ 後面附加 “51、510、511、52、54”)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T_51 拉伸消除應力(拉伸厚闆、軋制或冷精整棒材、鍛件)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或高溫成型後冷卻,按規定量進行拉伸的厚闆、薄闆、軋制或冷精整棒、自由鍛件、鍛環或軋制環,這些產品拉伸後不再進行矯直。
規定的永久變形量:厚闆 1.5%~3%;薄闆 0.5%~3%;軋制或冷精整棒 1%~3%;自由鍛件(含鍛環)、軋環 1%~5%。
T_510 拉伸消除應力(擠制棒、型和管材,拉制管材)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或高溫成型後冷卻,按規定量進行拉伸的擠制棒、型和管材,以及拉制管材,這些產品拉伸後不再進行矯直。
規定的永久變形量:擠制棒、型和管材 1%~3%;拉制管材 1.5%~3%。
T_511 拉伸消除應力(擠制棒、型和管材,拉制管材,可輕微矯直)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或高溫成型後冷卻,按規定量進行拉伸的擠制棒、型和管材,以及拉制管材,這些產品拉伸後可輕微矯直以符合标準公差。
規定的永久變形量:擠制棒、型和管材 1%~3%;拉制管材 1.5%~3%。
T_52 壓縮消除應力 适用于固溶熱處理或高溫成型後冷卻,通過壓縮來消除應力,以產生 1%~5% 的永久變形量的產品。
T_54 冷壁形消除應力(模鍛件) 适用于在終鍛模内通過冷壁形來消除應力的模鍛件。

1.4 T 狀态熱處理驗證狀态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T42 固溶熱處理 + 自然時效至穩定狀态 将 O 到 F 狀态的材料,進行固溶熱處理,然後自然時效至穩定狀态。
T62 固溶熱處理 + 人工時效 将 O 到 F 狀态的材料,進行固溶熱處理,然後人工時效。
T62A —— 将需要采用 T42 處理的試樣,以特定的人工時效工藝進行模拟自然時效,使試樣達到與 T42 性能接近的一種試樣熱處理狀态。該狀态一般用于工業化工藝穩定的 2××× 系產品快速獲得試樣性能值。
T7_2 固溶熱處理 + 過時效 将 O 狀态或 F 狀态的材料,進行固溶熱處理,然後進行過時效處理,其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應達到 T7_ 狀态的要求。

注:當需方需要對 T 狀态的材料驗證時,生產廠(或供應商)可以将材料通過固溶熱處理轉換為本表中的狀态,并标注“能力驗證”标志,例如:

  • T1 狀态的材料通過時效轉換為 T42 狀态;
  • T1 狀态的材料通過時效轉換為 T62 狀态;
  • T3 狀态的材料通過時效轉換為 T82 狀态;
  • T4 狀态的材料通過時效轉換為 T62 狀态;
  • T4 狀态的材料通過過時效轉換為 T762 狀态;
  • T6 狀态的材料通過過時效轉換為 T732 狀态;
  • T351 狀态的材料通過重新固溶熱處理轉換為 T42 狀态。

1.5 W 狀态細分

狀态代号 名稱 / 關鍵工藝 簡要說明
W_h 經一定時間自然時效的不穩定狀态 如 W2h,表示產品淬火後,在室溫下自然時效 2h。
W_h/_51 室溫下經一定時間自然時效再進行冷變形消除應力的不穩定狀态 如 W2h/351,表示產品淬火後,在室溫下自然時效 2h 便開始拉伸以消除應力的狀态。
W_h/_52 —— 如 W2h/352,表示產品淬火後,在室溫下自然時效 2h 便開始壓縮以消除應力的狀态。
W_h/_54 —— 如 W2h/354,表示產品淬火後,在室溫下自然時效 2h 便開始拉伸與壓縮結合以消除應力的狀态。

鋁合金新舊狀态對照表(曾用狀态代号按 GB 340-76)

按 GB/T 16475-2023 命名的狀态代号 曾用狀态代号 按 GB/T 16475-2023 命名的狀态代号 曾用狀态代号
O M T3X CZY
H112(不可熱處理強化的鋁及鋁合金) R T9 CSY
T1(可熱處理強化的鋁合金) R T62① MCS
H×8 Y T42① MCZ
H×6 Y₁ T73 CGS1
H×4 Y₂ T76 CGS2
H×2 Y₄ T74 CGS3
H×9 T T5 RCS
T4 CZ T89 C10
T6 CS T89A C10S
T_51, T_52, T_54, T_510, T_511 CYS - -

① 原以 R 狀态交貨,卻要求提供 CZ、CS 試樣性能的產品,其狀态可分别對應本文件命名的狀态代号 T42、T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