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牌号 | 2304 |
|---|---|
| S32304 | |
| 對應标準 | ASME SA-240/SA-240M-2023
承壓用鉻及鉻-鎳不鏽鋼闆、薄闆和帶材 Chromium and Chromium-Nickel Stainless Steel Plate, 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Vessels and for General Applications |
| 歸類 | 雙相不鏽鋼 |
| 性能 | 耐腐蝕 |
| 标簽 | 奧氏體-鐵素體不鏽鋼 |
| 說明 | • 該牌号鋼是不刻意添加Mo的經濟型雙相不鏽鋼。 • 耐腐蝕性能: 雙相不鏽鋼含鉻量高,且含有足夠的Mo和Ni,在氧化性酸和中等還原性酸介質中的耐蝕性好。但其含有鐵素體,對氫脆敏感,在含氫環境中雙相不鏽鋼耐蝕性不高。 耐酸腐蝕性能:酸濃度至少為40%的範圍内,雙相鋼優于316和317鋼;耐含氯化物的氧化性酸腐蝕;在中等濃度硫酸或鹽酸中雙相不鏽鋼鎳含量不足,而腐蝕性能較差。雙相不鏽鋼耐氧化腐蝕的性能,使其成為硝酸裝置和強有機酸優良的可選材料。 耐堿腐蝕性能:高鉻量和鐵素體相的存在,在堿性介質中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能。 耐點蝕和縫隙腐蝕性能: 固溶退火S32304的臨界點蝕和縫隙腐蝕溫度(按ASTM G48 在6%FeCl3溶液中測量): 臨界點蝕溫度CPT約為:+25°C(+77°F),在氯化物環境高于此溫度點蝕開始產生,且于24h内可發展到肉眼可見的程度臨界縫隙腐蝕溫度CCT約為: -5°C(+23°F)。CCT取決于試樣、氯化物環境和縫隙特性(緊密度,長度等)。同樣的鋼種和腐蝕環境,CCT通常比CPT低15~20°C 臨界點蝕或縫隙腐蝕溫度CPT、CCT越高,表明材料耐腐蝕起始發生的能力越強。 按ASTM G48 A法确定的CPT,采用回歸分析法得到鋼成分和CPT的關系:CPT=常數+Cr+3.3(Mo+0.5W)+16N。不鏽鋼中的Cr、Mo、W和N對CPT有影響。 |
注:數據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填寫"我要糾錯"!